陈贤旭博客
 
 Email: markchen999@hotmail.com;QQ:377285771;Cell-phone:13549680999
上一篇: 马克感言 下一篇:与作家张扬老师

 

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
陈竞
来美帝以后,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从简单的事情当中得到满足。比如这个周末吧,本来心情超差的,然后朋友很贴心地陪我去打乒乓球,看了场激动人心的3D电影,一边吃着肉汁浇炸薯条,心情就蹭地一下好起来了啊。又比如每次淘到一个大小正好,花式风格都很喜欢的衣服,就是会开心一个下午。今天中午做了最喜欢的泡菜炒年糕配一个特甜的橙子,美滋滋地吃完以后觉得这一天完整了。过后我自嘲了一句:你丫真是就这点人生追求了啊。
    人要有点追求,这个声音真是熟悉。但这不是盘绕在我脑中唯一的一个声音。以前没有任何遭遇来检验那种教条和观念,但现在我越来越质疑:真的是每个人都需要有那么大的追求吗?每个人都得特超然地去追求“高尚、纯粹”的事物吗?
    美国的一家制药公司跑到非洲去做疾病预防的药物的试验。一方面药物疗效非常好,一方面制药公司垄断了药方子,发了大财。有些人会跳出来批判美国人唯利是图,但从结果来看好像还算是个好事吧?拯救生命不应该是被人尊崇的吗?
    有些时候,我们对高尚的定义其实是误解的。比如对于国外媒体的一些报道,一方认为这是在推进民主和真相,另一方认为:我们自己的事儿你瞎操心干嘛?你操心是不是另有所图啊?突然一下子,一方认为高尚的东西,到了另一方变成了阴谋。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志愿组织跑到非洲去做志愿者,结果当地人还觉得志愿者扰乱了他们的生活。有一个意大利学者,在发展中国家做了很多年志愿工作,在TED上面说了一句话:“尊重,是志愿工作的前提。”如果对方没有这个需要,你不要去强行学什么雷锋做什么好事。对方需要一些什么,你真的知道吗?不去调查和尊重当地需求,以做志愿的名义(实质是廉价)来获取组织自身的利益(公众影响,资金,等等),与尊重当地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获取自己的利益,后者不比前者高尚吗?为什么一定要是给便宜甚至免费的东西,才算是高尚呢?
    还有一个与高尚无关的故事,不过能说明人和人的需求有多大差异性:有一个渔民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一个路人甲一样的商人走过来对渔夫说:“这位童鞋啊,你怎么这么懒,成天在渔船上打酱油,你应该起身,出海去捕鱼,给你个建议,上东边的XX小镇上去打渔!那边的市场前景相当大。”渔民说:“我捕了很多鱼又咋地。”商人说:“就可以赚很多钱啊,买几艘船,叫别人替你出海,你就不用这么劳累伤身地自己打渔,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这里晒太阳了!”渔夫说:“我这不就是在舒舒服服地晒太阳呢吗?”
    当然,还有一个版本的渔夫与商人的故事结局是渔夫变成了乞丐,各种悔不当初怎么没听从商人的建议,不然也不会被社会所淘汰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还是要先有基本的经济基础才能有上层建筑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个渔夫的人生中会想要多少上层建筑呢?这个渔夫的世界观里,稍微勤快点,每天吃饱穿暖,过一天自在一天,就已经知足了。他又不会想送孩子上哈佛,也不会说我要五年之内干到经理级别,或者说我要屌丝逆袭娶到女神(他连屌丝是什么都不知道),我要攻克这个医药领域的难关,我要去拯救受苦受难的大众,我要推动我国的民主进程……诸如此类的这些欲望,他都没有的。
    如果一个人活着是为了自己,也仅仅是为了自己,那么如果他觉得活得知足,那就真的是足够了,这样的人生是轻飘飘的。很多我们的欲望,是从自己以外的世界里衍生出来的。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只为自己而活的,所以我们总是背负着一些东西在前行,老师,书本,父母,朋友,告诉我们说,这个好,你应当去追求这个,所以我们总是觉得,还不够,还不够,哥们/姐们儿活得还不够。我们突然害怕得不到那些“衍生”的东西,尽管得不到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比如我就一直好纠结好纠结:“哎呀如果这个暑假一直都找不到实习怎么办啊!!”又比如很多我在北京拼搏的朋友纠结:“哎呀我这样北漂到什么时候才买得起房子啊!!”
放下背负的一些东西,回到基础需求,自己作为一个有正常和合理需求的人才能生活得更幸福和平静。所以我一直认为《飘》中的主角中最完美的角色是梅兰——她身上有旧文明中形成的道德感和礼仪修养,但是在旧文明瓦解之后,面对残酷的生存斗争却又敢拿起剑来保护自己和朋友。
   
反过来说,“想要”的欲望,“得不到”的恐惧,也会让我们更振奋,更富有生命力。欲望像和Pi一条船上的老虎。求生的欲望压着他不敢懈怠,在漫无边际的海上漂流中,一天一天地坚持前行而没有放弃。Pi代表的是普遍的人类,是有欲望的人类,是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人类,是会先填饱肚子再讲宗教信仰的人类。如果Pi是一个100%的教徒,完完全全地对万物生灵视作平等,那他肯定就死在船上了,那他也不叫Pi了,因为Pi这个无理数代表的就是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没有了欲望,人就不是正态分布的人了,那他可以改名叫0-1了,XD。
    人与人有需求上的不同,但这种不同有时是一种幸运而不是困境。只要双方都尊重、了解对方的需求,互相都为对方提供对自己影响最小的让步,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满足差异化的需求,难道这种差异性不值得欢迎吗?很多时候矛盾并非不可调和,而是双方不愿意坦白和信任彼此。
    将这个简化成最简单的社会关系,就是男人与女人,正因为这两种生物有需求上的不同,所以每天能上演那么多人间悲喜剧。不记得出处了,但我记得那人说爱情的定义就是:“我是我,你是你,但是我们在一起。”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点击这里获取该日志的TrackBack引用地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关于本文

您正在阅读的是:“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 陈竞
chenxianxu 发表于:2013-5-4 23:33:55
分类:文章转载
关键词:
  陈贤旭,男,1966年出生,湖南浏阳人,教育学博士。
  1993年创办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并连任12年院长;2005年5月作为特殊人才调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工作;2013年起先后借调到国家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家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等单位工作,参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专题调研及课题;担任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曾获浏阳市十佳青年、浏阳市十佳青年创业奖等荣誉并兼任浏阳市政协常委、浏阳市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
  专著《实用英语口语》2006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以价值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原则模式演变》《职业养成理论与课业规划》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发表。

博客作者


最近发表

最新评论及回复

最近留言

控制面板

Search

网站分类

文章归档

图标汇集

欢迎您登录我的博客,愿与您交流学习并成为您真挚的朋友! Email地址: markchen999@hotmail.com; QQ:377285771;电话:1354968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