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和完小“旭文助学金启动仪式”
暨“班班通信息化教学座谈会”上的讲话
陈贤旭
尊敬的陈文局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很高兴回到家乡的守和完小参加“旭文助学金启动仪式”暨“班班通信息化教学座谈会”。妻子本已准备好参加今天的活动,但临时被派往江西宜春市出差。前几天,当祖华校长和我商量今天的活动时,我的基本意见是:活动简朴而避开华而不实的形式;活动不必要做宣传报道;活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教育秩序;活动不增加学校经济负担;活动的重点放在信息化教学改革座谈。
首先,我想谈谈“旭文助学金”,也叫“文旭助学金”,从我和妻子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冠其名,面向我的资助群体就称为“旭文”,面向妻子的资助群体就称为“文旭”。面向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是我们夫妇共同的心愿!
我们的助学金主要覆盖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偏僻山区贫困小学的教学改革提供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二是为定点学校品学兼优的特困在校生提供资助;三是为定点学校往届毕业生中被一本院校录取的特困生提供资助。
去年已经到位的首笔助学金8万元为守和小学的每个教室装备了班班通设施,为学生食堂添置了规范的餐桌椅;今天的第二笔助学金主要资助4位贫困学生;今年还计划为守和完小的师资培训提供一些资助。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可见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关键在于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大学是如此!小学更是如此!我们可能没有能力为家乡教育建高楼大厦,但是我们可以为家乡学校的办学内涵建设提供些许帮助,因为我和妻子毕竟都是教育人!
首次“旭文助学金”为啥定点守和完小?完全出于情结两字!第一是家乡情结。张坊是生我养我成长我的地方。我和原张坊镇党委书记雷义先生就谈到过这样的话题:山区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人才!而人才就是源于教育!因此我愿意为家乡的教育尽自己微薄之力!第二是母校情结。守和完小本不是我的母校,但她现在办学的场地是我的母校守和中学的原场地,在这里我能找到对母校以及辛勤培养过我的老师的回忆!正是出于对母校以及老师的情结,我选择了守和完小,在这里我要向我的老师代表张学文老校长鞠躬,以此表达我内心深处的谢意!
另外,我想谈谈“班班通”信息化建设。
山区的教育落后主要是教学资源、教学信息、教学理念的滞后。我的首笔资金帮助守和小学装备班班通,希望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打开资源之门。“班班通”可以分解为“四通”,即“通设备”“通理念”“通方法”“通管理”。我为学校带来的仅仅是“通设备”,后面的“三通”,“通理念”,即要求老师们通过这种信息化手段对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通方法”即要求老师们利用这种信息化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和学生们的学习方法;“通管理”即在网络环境下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电子备课、家校互联等,而这些都需要老师们长期的钻研和实践。
谨把我今天的这份爱心礼物送给我的家乡,祝福愿家乡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送给我的母校和老师,祝福母校这块宝地上的守和完小教育教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祝福守和中学以及现在守和小学的老师们生活幸福!教学辉煌!
同时,谨把我今天的这份爱心礼物送给我已经逝世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养育之恩让我有了今天回报社会的点滴能力!送给我的妻子,因为她在我事业的道路上给了我无限的力量和帮助!